免疫檢驗項目的濫用問題盡管不是一個純檢驗方面的問題,這個問題似乎與臨床醫(yī)師的關系更密切一些,但一旦檢驗項目出現(xiàn)濫用問題,檢驗科的責任也是無法推卸的,至少是我們沒有做好檢驗項目臨床應用價值的宣傳解釋工作,當代檢驗醫(yī)學飛速發(fā)展,使得新的檢驗項目不斷進入我們的臨床實驗室,作為這些新項目的*接觸者的臨床檢驗人員尤其是負責人,有責任也必須全面地了解這些項目的臨床應用價值并以講課或其他合適的方式傳達到每一個相關的臨床醫(yī)師。此外,還應有意識地避免因單純追求經(jīng)濟效益所致的濫用。
免疫檢驗項目的濫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傳染性病原體感染血清學標志物的濫用問題。如有些臨床實驗室竟然開展HBsAg,HBeAg甚至抗HCV及梅毒抗體的定量測定,以判斷臨床患者治療的效果,這是對這些病原體感染者體內(nèi)相應抗原抗體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與疾病狀態(tài)和抗病毒治療之間的關系的不了解所致。
目前針對感染性疾病抗病原體的藥物治療,主要有兩類:一是殺滅,如梅毒和結核病的抗生素應用治療;二是抑制,如乙肝和丙肝的抗病毒治療。當治療有效時,前者表現(xiàn)為病原體的消失,后者表現(xiàn)為病原體數(shù)量的動態(tài)性降低。因此,與治療效果密切相關的是病原體的存在與否或存在數(shù)量的多少。而抗體,因其是機體對病原體特定抗原成分的特異免疫應答的產(chǎn)物,即使是病原體因抗菌或抑病毒藥物的應用已消失或大大減少,其也可能在體內(nèi)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或持續(xù)存在,其與病原體的存在與否或存在數(shù)量無正相關關系。
也許有同道要問,那么病原體抗原呢?其不是病原體上的一部分嗎?應該說其含量高低與病原體之間有正相關了吧。這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上面提到的HBsAg和HBeAg就不行,因為HBsAg在乙肝患者血循環(huán)中以三種形式存,即圓形顆粒、管形顆粒和Dan顆粒,其中只有Dan顆粒中存在乙肝病毒,但其僅占所有HBsAg的0.2%,其他絕大部分為空的圓形顆粒和管形顆粒,所以HBsAg和乙肝病毒之間自然就缺乏正相關。
而HBeAg通常與乙肝病毒存在之間有很好的正相關,也是乙肝患者傳染性強弱的一個主要血清學指標,按理應該可以作為乙肝患者抗病毒療效的觀察指標,實際上也有很多人在這樣做,但由于乙肝病毒基因組的前C區(qū)常易出現(xiàn)點突變,使得HBeAg表達的缺失,此時血清HB,Ag測定為陰性,但病原體仍大量存在。因此,HBeAg也不能作為乙肝患者抗病毒療效觀察的指標。
第二個比較嚴重的,就是腫瘤標志物的濫用問題?,F(xiàn)在臨床實驗室開展的腫瘤標志物項目較多,常用的也有近十來種,通常是病人一來,就查它個五六項再說,有的甚至查十幾二十項。孰知在已有的常用腫瘤標志物中,絕大部分并不是用于未知腫瘤患者的診斷使用的,因為這些腫瘤標志物如CA系列并沒有很好的器官特異性,只是在某些或某類腫瘤中其出現(xiàn)的概率及濃度相對要高一些,因此,其應該是已知腫瘤患者的治療和復發(fā)的監(jiān)測標志物,而不應該是診斷標志物。當然也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將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應用于診斷,但目前尚不存在理想的對某一腫瘤特異靈敏的聯(lián)合應用模式。www.freshbox.com.cn